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国家开发银行关于印发《国家开发银行会计制度——会计科目、报表及说明(试行)》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8 14:57:06  浏览:851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开发银行关于印发《国家开发银行会计制度——会计科目、报表及说明(试行)》的通知

国家开发银行


国家开发银行关于印发《国家开发银行会计制度——会计科目、报表及说明(试行)》的通知
1994年7月15日,国家开发银行

各厅、局:
为了适应和满足国家开发银行业务发展的需要,规范和加强国家开发银行的会计核算工作,我们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国家开发银行组建和运行方案》和《国家开发银行章程》,以及《企业会计准则》、《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等文件,制定了《国家开发银行会计制度——会计科目、报表及说明》,现予印发,从1994年8月1日试行。
试行中有何情况和问题,请及时反馈到财会局。

附件:国家开发银行会计制度——会计科目、报表及说明
目 录
一、会计科目
二、会计科目使用说明
三、会计科目帐户一览表
四、会计报表及说明
1.资产负债表
2.损益表
3.财务状况变动表
4.资金头寸日、旬报表
5.会计电旬、月报表

一、会 计 科 目
(一)资 产 类
402 短期投资
404 长期投资
502 现金
504 银行存款
506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508 存放建设银行款项
510 存放其他同业款项
512 存放境外同业款项
514 拆放同业
516 拆放境外同业
518 拆放金融性公司
602 基本建设贷款
604 基本建设软贷款
606 技术改造贷款
608 外汇借款转贷款
610 外汇债券转贷款
612 进口押汇
614 出口押汇
616 流动资金贷款
618 专项贷款
620 其他贷款
622 逾期贷款
624 拨付委托贷款资金
702 固定资产
704 累计折旧
706 固定资产清理
708 无形资产
710 递延资产
712 待处理财产损溢
714 在建工程
716 库存物资
718 预拨费用
720 外币占款
722 应收利息
724 催收贷款利息
726 其他应收款
728 坏帐准备
730 贷款呆帐准备
732 投资风险准备
748 债券折价
(二)负 债 类
101 中央财政拨存资金
103 中央财政贴息资金
201 金融债券资金
203 其他债券资金
205 向中央银行借款
207 境外商业借款
209 外国政府借款
211 国际金融组织借款
213 买方信贷借款
301 单位存款
303 保证金
507 同业存放款项
513 同业拆入
515 境外同业拆入
517 金融性公司拆入
723 待转营业收入
725 其他应付款
733 拨入费用
735 预提费用
737 应付福利费
739 应交税金
741 应付工资
743 应付利息
745 外汇买卖
747 债券溢价
749 外汇调整
751 经营套汇
753 汇入汇款
755 汇出汇款
(三)权 益 类
801 实收资本
802 拨付所属营运资本金
803 上级拨入营运资本金
805 资本公积
807 盈余公积
809 本年利润
811 利润分配
(四)损 益 类
901 利息收入
902 利息支出
903 金融企业往来收入
904 金融企业往来支出
905 手续费收入
906 手续费支出
907 汇兑收益
908 汇兑损失
909 营业外收入
910 营业外支出
911 其他营业收入
912 其他营业支出
913 投资收益
914 营业费用
916 营业税金及附加
(五)表 外 科 目
010 未发行金融债券
011 未发行其他债券
020 委托贷款应收未收利息
030 有价证券
031 重要空白凭证
040 签开信用担保函
041 境外开来信用证
042 收到保函
050 利率掉期协议
051 贷币掉期协议
052 远期利率协议
060 期货协议
061 期权协议

二、会计科目使用说明
(一)资 产 类
402 短期投资
核算本行按规定购入的各种能随时变现、持有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有价证券等投资。本科目按债券投资类别设户,投资时记借方,收回投资时记贷方。
404 长期投资
核算本行按规定购入的不准备在一年以内变现的有价证券及其他投资。本科目设“债券投资户”、“应计利息户”、“其他投资户”,购入债券或进行投资时记借方,债券到期收回本息或收回投资时记贷方。
502 现金
核算本行行政经费的库存现金。本科目设“现金户”,从开户银行取回现金、个人交回现金时记借方,存入开户银行和付给个人现金时记贷方。
504 银行存款
核算本行行政部门存入的用于业务管理等财务开支的存款。本科目设“银行存款户”,存入时记借方,支取时记贷方。
506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核算本行存入人民银行的存款。本科目设“存款户”,存入时记借方,支取时记贷方。
508 存放建设银行款项
核算本行存入建设银行的款项。本科目设“存款户”、“贷款本金户”、“贷款利息户”,存入时记借方,支取时记贷方。
510 存放其他同业款项
核算本行与其他银行之间(建行除外)日常结算往来款项而存放其他银行的各种存款。本科目按往来银行设户,存入时记借方,支取时记贷方。
512 存放境外同业款项
核算本行与境外代理行办理现汇日常结算往来款项而存放的各种存款。本科目按境外帐户行设户,存入时记借方,付出时记贷方。
514 拆放同业
核算本行按规定拆借给其他银行的短期资金。本科目按拆放银行设户,拆放时记借方,收回时记贷方。
516 拆放境外同业
核算本行按规定拆借给境外同业的短期资金。本科目按拆放银行设户,拆出时记借方,收回时记贷方。
518 拆放金融性公司
核算本行按规定拆借给其他非银行金融性公司的短期资金。本科目按拆放的金融性公司设户,拆放时记借方,收回时记贷方。
602 基本建设贷款
核算本行发放的基本建设贷款。本科目按单位设贷款户,发放时记借方,收回时记贷方。
604 基本建设软贷款
核算本行用资本金发放的基本建设软贷款(近期暂按国家计划下达的项目投放)。本科目设“股本贷款”、“特别贷款”二级科目,按单位设贷款户,发放时记借方,收回时记贷方。
606 技术改造贷款
核算本行发放的各种技术改造贷款。本科目按单位设贷款户,发放时记借方,收回时记贷方。
608 外汇借款转贷款
核算本行利用从境外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外汇借款发放的贷款。本科目按单位设贷款户,发放时记借方,收回时记贷方。
610 外汇债券转贷款
核算本行利用从境内外发行外汇债券筹集的外汇资金而发放的外汇贷款。本科目按单位设贷款户,发放时记借方,收回时记贷方。
612 进口押汇
核算本行开出信用证后,以境外同业议付的进口单位单证为抵押,发放的短期外汇贷款。本科目按单位设贷款户,发放时记借方,收回时记贷方。
614 出口押汇
核算出口单位交来信用证项下出口单证,经本行审核、议付,并与本行签订合约叙做的外汇贷款。本科目按单位设贷款户,发放时记借方,收回时记贷方。
616 流动资金贷款
核算本行按规定发放的流动资金贷款。本科目按单位设贷款户,发放时记借方,收回时记贷方。
618 专项贷款
核算本行发放的专项贷款。本科目分项目按单位设贷款户,发放时记借方,收回时记贷方。
620 其他贷款
核算本行年度计划内项目资金未下达前提供的周转贷款以及规定的其他贷款。本科目按单位设贷款户,发放时记借方,收回时记贷方。
622 逾期贷款
核算本行发放的因借款人原因逾期在半年(含展期后)以上,三年以内不能归还的贷款。本科目按单位设逾期贷款户,转入时记借方,收回或转出时记贷方。
624 拨付委托贷款资金
核算本行拨付代理行委托贷款(包括金融债券、国家投资债券、其他债券、财政专项资金、资本金)的资金。本科目按委托行设户,拨付时记借方,收回时记贷方。
702 固定资产
核算本行所有自用的各种固定资产的原价。本科目设“在用固定资产户”、“未使用固定资产户”、“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户”、“经营租出固定资产户”、“土地户”,购建、调入或其他原因增加时记借方,经批准调出、报废或其他原因减少时记贷方。固定资产按类别和使用部门设置
“固定资产卡片”进行明细核算。
704 累计折旧
核算本行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本科目设“累计折旧户”,计提时记贷方,出售、报废、毁损等原因减少时记借方。
706 固定资产清理
核算本行因出售、报废、毁损等原因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净值及其清理中所发生的清理费用和清理收入。本科目按清理的单项固定资产类别设户,出售、报废和毁损的固定资产转入清理以及发生清理费用时记借方,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残值和变价收入时记贷方。固定资产清
理后的净额,按规定转入营业外收支。
708 无形资产
核算本行专有技术及专利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等各种无形资产的价值。本科目设“专利权户”、“著作权户”、“租赁权户”、“土地使用权户”、“商誉户”、“非专利技术户”,按规定取得或购入时记借方,摊销或出售、转让时记贷方。
710 递延资产
核算本行发生的不能全部计入当期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如新设机构筹办期的开办费、金融债券、国家投资债券发行费、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等。本科目按费用项目设户,发生费用时记借方,摊销时记贷方。
712 待处理财产损溢
核算本行在清查财产和经营过程中查明的各种财产物资的盘盈和盘亏净额。本科目设“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明细帐户”二级科目,分别按盘盈、盘亏设户。发生盘盈或经批准转销盘亏时记贷方,发生盘亏或经批准转销盘盈时记借方。
714 在建工程
核算本行购建固定资产等所发生的在建工程实际支出。本科目设“建筑工程户”、“设备安装工程户”、“已完工程户”、“待安装设备户”、“工程用材料户”、“预付工程款户”、“基建管理费户”、“施工损失户”,发生在建工程支出或规定预付工程款及工程中其他支出时记借
方,工程完工交付使用时记贷方。在建工程如由基建部门单独核算的,应按工程项目设户核算。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不通过本科目核算。
716 库存物资
核算本行尚未使用的低值易耗品以及在库的各项物资。本科目按低值易耗品及有关物资类别设户,购进时记借方,领用、出售时记贷方。报废低值易耗品残料价值,作为当期低值易耗品摊销额的减少,冲销有关费用。
718 预拨费用
核算本行拨给行政部门的管理、业务费用。本科目设“预拨费用户”,预拨时记借方,退回或清算时记贷方。
720 外币占款
核算本行按规定购买外汇资本金占用的人民币资金。本科目设“外汇资金占款户”,购买或增加外汇资本金时记借方,冲回或转出时记贷方。国家投入外汇资本金发生的人民币帐务处理,通过本科目核算。
722 应收利息
核算本行发放的贷款当期应收取而未收到的利息和应收租赁收入。欠交的贷款利息应按同类贷款利率计算复利。本科目按债务人设户,发生欠息时记借方,偿还或经批准核销欠息时记贷方。逾期三年以上的贷款所发生的应收而未收到的利息不作应收利息。应收利息中因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超过三年不能收回的欠息,按规定经批准核销的,在本科目下设“核销利息户”核算(设一个总帐户),核销利息时记贷方,转出时记借方。
724 催收贷款利息
核算本行逾期三年以上贷款(催收贷款)应收未收的贷款利息。本科目按欠息单位设户,欠交的贷款利息应按同类贷款利率计算复利。发生欠息时记借方,偿还欠交利息时记贷方。
726 其他应收款
核算本行应收、暂付款项,如各种应收的赔款、罚金,按规定垫付的职工差旅费、存出保证金及应收、暂付单位或个人临时性或待查的款项等。本科目按类别和单位、个人设户。转入时记借方,转出时记贷方。
728 坏帐准备
核算本行应收利息、应收租赁收入等应收款项可能发生无法收回的坏帐而按规定比例提取的坏帐准备金。本科目设“坏帐准备金户”,提取或收回已核销的坏帐损失时记贷方,经批准核销坏帐损失时记借方。
730 贷款呆帐准备
核算本行按规定以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呆帐准备金。本科目设“呆帐准备金户”,经批准核销呆帐贷款或冲减多提取呆帐准备金时记借方,提取、收回已核销以前年度贷款时记贷方。
732 投资风险准备
核算本行按规定以长期投资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风险准备金。本科目设“投资风险准备金户”,提取时记贷方,发生投资坏帐损失经批准核销时记借方。
748 债券折价
核算本行折价发行外汇债券实收金额低于面值的差额。发生时记借方,分期转入外汇债券利息支出时记贷方。
(二)负 债 类
101 中央财政拨存资金
核算中央财政拨入本行用于专项支出的预算资金。本科目按资金性质分别设户,财政拨入时记贷方,交回财政或转销支出时记借方。
103 中央财政贴息资金
核算中央财政部门安排本行的贴息专项资金。本科目设“基本建设贷款贴息资金户”,收到财政部贴息资金时记贷方,拨付贴息资金时记借方。
201 金融债券资金
核算本行发行金融债券筹集的资金。本科目按种类分年度设户,发行时记贷方,归还本金时记借方。
203 其他债券资金
核算本行发行的除金融债券以外的其他债券资金。本科目按债券种类分年度设户,发行时记贷方,归还本金时记借方。
205 向中央银行借款
核算本行向人民银行借入的资金。本科目设“年度借款户”、“季节性借款户”、“日拆性借款户”,借入时记贷方,归还时记借方。
207 境外商业借款
核算本行向境外银行借入的商业性外汇借款。本科目按借出行设户,借入时记贷方,归还时记借方。
209 外国政府借款
核算本行向外国政府借入的低息或无息借款。本科目按借出行设户,借入时记贷方,归还时记借方。
211 国际金融组织借款
核算本行向世界银行和亚洲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借入的外汇资金。本科目按借出行设户,借入时记贷方,归还时记借方。
213 买方信贷借款
核算本行按照买方信贷方式,从境外出口信贷机构或银行借入的外汇资金。本科目按借出行设户,借入时记贷方,归还时记借方。
301 单位存款
核算本行发放各类贷款的转存款或其他存款。本科目按单位设户,存入时记贷方,支取时记借方。
303 保证金
核算单位要求本行提供保函以及进口开证存入的保证金或港澳及国外汇入信用证项下的押金。本科目按每笔业务设户,存入时记贷方,支取时记借方。
507 同业存放款项
核算其他银行存入本行的用于日常往来结算的各种存款。本科目按往来银行设户,存入时记贷方,支取时记借方。
513 同业拆入
核算本行按规定向其他银行拆入的短期资金。本科目按拆出银行设户,拆入时记贷方,归还时记借方。
515 境外同业拆入
核算本行从境外同业拆入的外汇资金。本科目按拆出银行设户,拆入时记贷方,归还时记借方。
517 金融性公司拆入
核算本行按规定向其他非银行金融性公司拆入的短期资金。本科目按拆出的金融性公司设户,拆入时记贷方,归还时记借方。
723 待转营业收入
核算本行待转营业收入的催收贷款利息。本科目设“待转营业收入户”转入时记贷方,借款单位归还欠交利息(实收)时记借方。本科目余额应与“催收贷款利息”科目余额一致。
725 其他应付款
核算本行应付、暂收款项,如经办业务中发生的应付暂收单位或个人临时性或待查的款项、未按期领取的职工工资、退休金、应交纳的教育费附加等。本科目按类别设户,发生应付、暂收时记贷方,转出时记借方。
733 拨入费用
核算本行拨入的管理、业务费用。本科目设“拨入费用”户,拨入时记贷方,退回或清算时记借方。
735 预提费用
核算本行按规定从成本中预先提取但尚未实际支付的各项费用。本科目按费用种类设户,预提时记贷方,实际支出时记借方。
737 应付福利费
核算本行按规定工资总额从成本中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本科目设:“应付福利费户”,提取时记贷方,支出时记借方。
739 应交税金
核算本行应交纳的各种税金。本科目设“应交营业税户”、“应交所得税户”、“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户”、“应交车船使用税户”、“应交土地使用税户”、“应交房产税户”。按规定税率计算应交税金以及税务部门退回多交税金时记贷方,按规定交纳税款时记借方。
741 应付工资
核算应付本行职工的工资总额,包括在工资总额内的各种工资、奖金、津贴等。本科目按工资类别设户,支付工资及从应付工资中扣还各种款项时记借方,分配计入成本费用时记贷方。
743 应付利息
核算本行发行的金融债券预提的应列入成本的利息支出。本科目设“金融债券利息户”、“其他债券利息户”、“借款利息户”,预提时记贷方,到期结付利息时记借方。
745 外汇买卖
核算本行经办国际业务发生的各种货币之间的买卖及兑换金额业务。本科目设“外汇兑换户”、“外汇买卖户”,买入外币时贷记本科目外币帐户,借记本科目人民币帐户;卖出外币时借记本科目外币帐户,贷记本科目人民币帐户。
747 债券溢价
核算本行溢价发行外汇债券实收金额超过面值的差额。本科目按债券种类设户,发生时记贷方,冲减外汇债券利息支出时记借方。
749 外汇调整
核算本行进行外汇资产保值或调整外汇资产结构,根据国际金融市场外汇汇率的变化情况,向国际金融市场调剂货币种类而发生的外汇调整业务。本科目按外汇币种设户。
751 经营套汇
核算本行在国际金融市场进行的自营套汇业务。
753 汇入汇款
核算本行通过境外代理行汇入的款项。本科目按境外代理行逐笔设户,收到汇款时记贷方,解付时记借方。
755 汇出汇款
核算本行通过境外代理行汇出的汇款。本科目按境外代理行逐笔设户,汇出境外时记贷方,收到借记通知时记借方。
(三)权 益 类
801 实收资本
核算本行按国家规定筹集的资本金。本科目设“国家资本金户”,资本金增加时记贷方。
802 拨付所属营运资本金
核算本行拨付所属营运资本金。本科目按所属单位设“拨付营运资本金户”,拨付所属营运资本金时记借方,收回或退回时记贷方。
803 上级拨入营运资本金
核算收到上级拨入的营运资本金。本科目设“营运资本金户”,增加营运资本金时记贷方,经批准调减时记借方。
805 资本公积
核算本行接受捐赠、法定财产重估增值等增加的资本公积金。本科目按资本公积形成类别设户,增加资本公积时记贷方,按法定程序转增资本时记借方。
807 盈余公积
核算本行按规定从利润中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金及公益金。本科目设“法定盈余公积金户”、“法定公益金户”。提取盈余公积金和公益金时记贷方,按规定弥补亏损或转增资本以及按规定转支时记借方。
809 本年利润
核算本行本年度实现的利润(或亏损)总额。本科目设“本年利润户”年度终了(12月31日)结转利润时,将“利息收入”、“金融企业往来收入”、“手续费收入”、“汇兑收益”、“其他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利息支出”、“金融企业往来支出”、“营业外支出”、“营业税及附加”、“手续费支出”、“汇兑损失”“其他营业支出”、“营业费用”等科目的余额分别转入本科目。结转后本科目贷方余额为盈利,借方余额为亏损。年度终了应采取帐结,将本年收入和支出相抵后本年实现的利润(或亏损)总额,通过会计分录全部转入“利润分配”科目“未分配利润户”的贷方;若为亏损转入“未分配利润”的借方。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811 利润分配
核算本行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和历年分配(或弥补)后的结存余额。本科目设“应交所得税户”、“提取盈余公积金户”、“提取公益金户”和“未分配利润户”,年度终了将“利润分配”科目的有关帐户的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户”。结转后该科目的余额只反映在“未分配利润”户中,贷方余额为可提供分配的利润,若为借方余额为未弥补的亏损。年度终了结转后,上年利润如有调整,应在“利润分配”科目“未分配利润户”中核算。
(四)损 益 类
901 利息收入
核算本行发放的各种贷款及行政部门存入的银行存款的利息收入。本科目设“贷款利息收入户”、“银行存款利息收入户”、“转贷利息收入户”、“转贷利差收入户”,收入时记贷方,年度终了结转“本年利润”时记借方。
902 利息支出
核算本行吸收的各种存款所发生的利息支出。本科目设“单位存款利息支出户”、“金融债券利息支出户”、“其他债券利息支出户”、“境外借款利息支出户”,支付(或预提)时记借方,年度终了结转“本年利润”时记贷方。
903 金融企业往来收入
核算本行与其他金融企业往来而发生的利息收入。本科目设“存中央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存放建行款项收入户”、“存放其他同业款项利息收入户”、“存放境外同业利息收入户”、“拆放同业利息收入户”、“拆放金融性公司利息收入户”、“拆放境外同业利息收入户”,收入时记贷方,年度终了结转“本年利润”时记借方。
904 金融企业往来支出
核算本行与金融企业往来而发生的利息支出。本科目设“向中央银行借款利息支出户”、“同业存放款项利息支出户”、“同业拆入利息支出户”、“境外同业拆入利息支出户”、“金融性公司拆入利息支出户”,发生利息支出时记借方,年度终了结转“本年利润”时记贷方。
905 手续费收入
核算本行收取的各种手续费收入。本科目按手续费的种类设户,收取时记贷方,年度终了结转“本年利润”时记借方。
906 手续费支出
核算本行委托其他单位代办业务而支付的手续费支出。本科目按手续费支出的种类设户,支付时记借方,年度终了结转“本年利润”时记贷方。
907 汇兑收益
核算本行进行外汇买卖和外币兑换等业务产生的汇兑收益。本科目按外汇币种设户,发生汇兑收益时记贷方,年度终了结转“本年利润”时记借方。
908 汇兑损失
核算本行进行外汇买卖和外汇兑换等业务发生的汇兑损失。本科目按外汇币种设户,发生汇兑损失时记借方,年度终了结转“本年利润”时记贷方。
909 营业外收入
核算本行经营业务以外的收入。本科目设“财产盘盈户”、“固定资产清理净收益户”、“罚款收入户”、“教育费附加返还款”、“其他收入户”,收入时记贷方,年度终了结转“本年利润”时记借方。
910 营业外支出
核算本行经营业务以外的各项支出。本科目设“财产盘亏户”、“毁损报废固定资产净损失户”、“赔偿金及违约金罚款户”、“公益救济捐赠户”、“非常损失户”、“其他支出户”等户。支付时记借方,余款退回或年度终了结转“本年利润”时记贷方。
911 其他营业收入
核算本行除存款、贷款、投资以及金融机构往来以外的其他营业收入。如咨询业务收入、无形资产转让收入等,本科目按其他营业收入的种类设户,收入时记贷方,年度终了结转“本年利润”时记借方。
912 其他营业支出
核算本行除利息支出、手续费支出、营业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以及汇兑损失以外的其他营业支出。本科目按其他营业支出的种类设户,支出时记借方,年度终了结转“本年利润”时记贷方。
913 投资收益
核算本行按规定投资取得的债券投资利息及其他利润等。本科目设“证券投资收益户”、“其他投资收益户”,按投资种类设户。收到投资分得利润、债券利息以及折价购入债券所发生的折价额摊销时记贷方,溢价购入债券所发生的溢价额摊销或年度终了结转“本年利润”时记借方。
914 营业费用
核算本行在业务经营及管理工作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本科目设“业务宣传费户”、“业务招待费户”、“折旧支出户”、“呆帐准备金支出户”、“坏帐准备金支出户”、“投资风险准备金支出户”、“职工工资户”、“职工福利费户”、“职工教育经费户”、“工会经费户”、“监事会费户”、“待业保险费户”、“劳动保险费户”、“电子设备运转费户”、“出纳费户”、“安全防卫费户”、“保险费户”、“邮电费户”、“劳动保护费户”、“外事费户”、“印刷费户”、“公杂费户”、“低值易耗品摊销户”、“差旅费户”、“水电费户”、“租赁费户”、“修理费户”、“税金户”、“会议费户”、“诉讼费户”、“公证费户”、“咨询费户”、“审计费户”、“无形资产摊销户”、“递延资产摊销户”、“技术转让费户”、“研究开发费户”、“取暖费户”、“交通费户”、“房屋修理费户”、“其他费用户”,支付费用时记借方,年度终了结转“本年利润”时记贷方。
916 营业税金及附加
核算本行应缴纳应由经营收入负担的各种税金。如营业税金、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本科目按税金种类设户。计提(或补提)税金时记借方,退回多交税金或年度终了结转“本年利润”时记贷方。
(五)表外科目
010 未发行金融债券
本科目反映本行发行的金融债券未发行完的实际库存券面金额。按种类分年度设户,国家计划安排发行时登记收方,调出、发行、销毁时记付方。
011 未发行其他债券
本科目反映本行发行的除金融债券以外的其他债券未发行完的实际库存券面金额。按种类分年度设户,发行时登记收方,调出、销毁时登记付方。
020 委托贷款应收未收利息
本科目反映本行委托代理各种贷款应收未收贷款利息。按欠息单位设户,发生欠交时登记收方,单位归还时登记付方。
030 有价证券
反映本行收到或付出的有固定票面金额的单证以及按规定购买的债券实际库存数。按种类和票面金额登记,入库时登记收方,出库时登记付方。
031 重要空白凭证
反映本行未使用的现金支票、转帐支票等实际库存数。按种类设户,进库时登记收方,出库时登记付方。
040 签开信用担保函
本科目反映本行对外签开的信用担保函,按担保金额登记,签开时登记收方,履约及销帐或终止担保时登记付方。
041 境外开来信用证
核算本行收到境外开来限定由我行议付的出口信用证。收到信用证时记收方,议付寄单或注销时记付方。本科目按开证行设户。
042 收到保函
核算收到以我行为受益人的保函。收到时记收方,履行或注销时记付方。
050 利率掉期协议
核算本行购入或卖出利率掉期协议。签定协议时记收方,协议失效时记付方。
051 货币掉期协议
核算本行购入或卖出货币掉期协议。签定协议时记收方,协议失效时记付方。
052 远期利率协议
核算购入或卖出远期利率协议。签定协议时记收方,协议失效时记付方。
060 期货协议
核算本行购入或卖出期货协议。签定协议时记收方,协议失效时记付方。
061 期权协议
核算本行购入或卖出期权协议。签定协议时记收方,协议失效时记付方。

三、会计科目帐户一览表
--------------------------------------------------------------------------------------------
| | | | 余额方向 |
|科目代号| 会 计 科 目 名 称 | 明 细 帐 户 |--------------|
| | | |借 方|贷 方|
|--------|----------------------------------|--------------------------|------|------|
| | 一、资 产 类 | | | |
|--------|----------------------------------|--------------------------|------|------|
|402 |短期投资 |按债券投资类别设户 | √ | |
|--------|----------------------------------|--------------------------|------|------|
| | |债券投资户 | √ | |
|404 |长期投资 |其他投资户 | √ | |
| | |应计利息户 | √ | |
|--------|----------------------------------|--------------------------|------|------|
|502 |现金 |现金户 | √ | |
|--------|----------------------------------|--------------------------|------|------|
|504 |银行存款 |银行存款户 | √ | |
|--------|----------------------------------|--------------------------|------|------|
|506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存款户 | √ | |
|--------|----------------------------------|--------------------------|------|------|
| | |存款户 | √ | |
|508 |存放建设银行款项 |贷款本金户 | √ | |
| | |贷款利息户 | √ | |
|--------|----------------------------------|--------------------------|------|------|
|510 |存放其他同业款项 |按往来银行设户 | √ | |
|--------|----------------------------------|--------------------------|------|------|
|512 |存放境外同业款项 |按境外帐户行设户 | √ | |
--------------------------------------------------------------------------------------------
--------------------------------------------------------------------------------------------
|514 |拆放同业 |按拆放银行设户 | √ | |
|--------|----------------------------------|--------------------------|------|------|
|516 |拆放境外同业 |按境外拆放银行设户 | √ | |
|--------|----------------------------------|--------------------------|------|------|
|518 |拆放金融性公司 |按拆放金融性公司设户 | √ | |
|--------|----------------------------------|--------------------------|------|------|
|602 |基本建设贷款 |按单位设户 | √ | |
|--------|----------------------------------|--------------------------|------|------|
| |基本建设软贷款 | | √ | |
|604 | 二级科目:股本贷款 |按单位设户 | √ | |
| | 特别贷款 |按单位设户 | √ | |
|--------|----------------------------------|--------------------------|------|------|
|606 |技术改造贷款 |按单位设户 | √ | |
|--------|----------------------------------|--------------------------|------|------|
| |外汇借款转贷款 | | | |
| | 二级科目:商业借款转贷款 |按单位设户 | √ | |
|608 | 外国政府借款转贷款 |按单位设户 | √ | |
| | 国际金融组织借款转贷款|按单位设户 | √ | |
| | 买方信贷借款转贷款 |按单位设户 | √ | |
--------------------------------------------------------------------------------------------
--------------------------------------------------------------------------------------------
|610 |外汇债券转贷款 |按单位设户 | √ | |
|--------|----------------------------------|--------------------------|------|------|
|612 |进口押汇 |按单位设户 | √ | |
|--------|----------------------------------|--------------------------|------|------|
|614 |出口押汇 |按单位设户 | √ | |
|--------|----------------------------------|--------------------------|------|------|
|616 |流动资金贷款 |按单位设户 | √ | |
|--------|----------------------------------|--------------------------|------|------|
|618 |专项贷款 |按单位设户 | √ | |
|--------|----------------------------------|--------------------------|------|------|
|620 |其他贷款 |按单位设户 | √ | |
|--------|----------------------------------|--------------------------|------|------|
|622 |逾期贷款 |按单位设户 | √ | |
|--------|----------------------------------|--------------------------|------|------|
|624 |拨付委托贷款资金 |按代理行设户 | √ | |
|--------|----------------------------------|--------------------------|------|------|
| | |在用固定资产户 | √ | |
| | |未使用固定资产户 | √ | |
|702 |固定资产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户 | √ | |
| | |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户 | √ | |
| | |土地户 | √ | |
--------------------------------------------------------------------------------------------
--------------------------------------------------------------------------------------------
| | | | 余额方向 |
|科目代号| 会 计 科 目 名 称 | 明 细 帐 户 |--------------|
| | | |借 方|贷 方|
|--------|----------------------------------|--------------------------|------|------|
|704 |累计折旧 |累计折旧户 | | √ |
|--------|----------------------------------|--------------------------|------|------|
|706 |固定资产清理 |按固定资产类别设户 | √ | |
|--------|----------------------------------|--------------------------|------|------|
| | |专利权户 | √ | |
| | |著作权户 | √ | |
|708 |无形资产 |租赁权户 | √ | |
| | |土地使用权户 | √ | |
| | |商誉权户 | √ | |
| | |非专利技术户 | √ | |
|--------|----------------------------------|--------------------------|------|------|
|710 |递延资产 |按费用项目设户 | √ | |
|--------|----------------------------------|--------------------------|------|------|
| |待处理财产损溢 | | √ | √ |
|712 | 二级科目: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按盘盈、盘亏分别设户 | √ | √ |
| |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按盘盈、盘亏分别设户 | √ | √ |
|--------|----------------------------------|--------------------------|------|------|
| | |建筑工程户 | √ | |
| | |设备安装工程户 | √ | |
| | |已完工程户 | √ | |
| | |待安装设备户 | √ | |
|714 |在建工程 |工程用材料户 | √ | |
| | |预付工程款户 | √ | |
| | |基建管理费户 | √ | |
| | |施工损失户 | √ | |
| | |或按工程项目设户 | √ | |
|--------|----------------------------------|--------------------------|------|------|
|716 |库存物资 |按低值易耗品及有关类别设户| √ | |
|--------|----------------------------------|--------------------------|------|------|
|718 |预拨费用 |预拨费用户 | √ | |
|--------|----------------------------------|--------------------------|------|------|
|720 |外币占款 |外汇资金占款户 | √ | |
--------------------------------------------------------------------------------------------
--------------------------------------------------------------------------------------------
|722 |应收利息 |按债务人设户 | √ | |
| | |核销利息户 | √ | |
|--------|----------------------------------|--------------------------|------|------|
|724 |催收贷款利息 |按单位设户 | √ | |
|--------|----------------------------------|--------------------------|------|------|
|726 |其他应收款 |按类别、单位、个人设户 | √ | |
|--------|----------------------------------|--------------------------|------|------|
|728 |坏帐准备 |坏帐准备户 | | √ |
|--------|----------------------------------|--------------------------|------|------|
|730 |贷款呆帐准备 |呆帐准备户 | | √ |
|--------|----------------------------------|--------------------------|------|------|
|732 |投资风险准备 |投资风险准备户 | | √ |
|--------|----------------------------------|--------------------------|------|------|
|748 |债券折价 |按债券种类设户 | √ | |
|--------|----------------------------------|--------------------------|------|------|
| | 二、负 债 类 | | | |
|--------|----------------------------------|--------------------------|------|------|
|101 |中央财政拨存资金 |按资金性质分别设户 | | √ |
|--------|----------------------------------|--------------------------|------|------|
|103 |中央财政贴息资金 |基本建设贷款贴息资金户 | | √ |
|--------|----------------------------------|--------------------------|------|------|
|201 |金融债券资金 |按种类分年度设户 | | √ |
|--------|----------------------------------|--------------------------|------|------|
|203 |其他债券资金 |按种类分年度设户 | | √ |
|--------|----------------------------------|--------------------------|------|------|
| | |年度借款户 | | √ |
|205 |向中央银行借款 |季节性借款户 | | √ |
| | |日拆性借款户 | | √ |
|--------|----------------------------------|--------------------------|------|------|
|207 |境外商业借款 |按借出行设户 | | √ |
|--------|----------------------------------|--------------------------|------|------|
|209 |外国政府借款 |按借出行设户 | | √ |
|--------|----------------------------------|--------------------------|------|------|
|211 |国际金融组织借款 |按借出行设户 | | √ |
|--------|----------------------------------|--------------------------|------|------|
|213 |买方信贷借款 |按借出行设户 | | √ |
|--------|----------------------------------|--------------------------|------|------|
|301 |单位存款 |按单位设户 | | √ |
|--------|----------------------------------|--------------------------|------|------|
|303 |保证金 |按每笔业务设户 | | √ |
--------------------------------------------------------------------------------------------

不分页显示   总共4页  1 [2] [3] [4]

  下一页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00年修正)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九届第36号)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00年8月25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1年7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江泽民
                      2000年8月25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

(2000年8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六号公布 自2001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作如下修改:

一、第一条修改为:“为了保护发明创造专利权,鼓励发明创造,有利于发明创造的推广应用,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特制定本法。”

二、第三条修改为:“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负责管理全国的专利工作;统一受理和审查专利申请,依法授予专利权。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专利管理工作。”

三、第六条修改为:“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

“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申请被批准后,该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为专利权人。

“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

四、第八条修改为:“两个以上单位或者个人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一个单位或者个人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委托所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另有协议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单位或者个人;申请被批准后,申请的单位或者个人为专利权人。”

五、删去第十条第二款,第三款改为第二款,第四款改为第三款并修改为:“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予以公告。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转让自登记之日起生效。”

六、第十一条修改为:“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七、第十四条修改为:“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发明专利,对国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具有重大意义的,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经国务院批准,可以决定在批准的范围内推广应用,允许指定的单位实施,由实施单位按照国家规定向专利权人支付使用费。

“中国集体所有制单位和个人的发明专利,对国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具有重大意义,需要推广应用的,参照前款规定办理。”

八、第十六条修改为:“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应当对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奖励;发明创造专利实施后,根据其推广应用的范围和取得的经济效益,对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合理的报酬。”

九、第十九条第一款修改为:“在中国没有经常居所或者营业所的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在中国申请专利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的,应当委托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指定的专利代理机构办理。”

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专利代理机构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按照被代理人的委托办理专利申请或者其他专利事务;对被代理人发明创造的内容,除专利申请已经公布或者公告的以外,负有保密责任。专利代理机构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十、第二十条修改为:“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将其在国内完成的发明创造向外国申请专利的,应当先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申请专利,委托其指定的专利代理机构办理,并遵守本法第四条的规定。

“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的有关国际条约提出专利国际申请。申请人提出专利国际申请的,应当遵守前款规定。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的有关国际条约、本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处理专利国际申请。”

十一、第二十一条修改为:“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及其专利复审委员会应当按照客观、公正、准确、及时的要求,依法处理有关专利的申请和请求。

“在专利申请公布或者公告前,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对其内容负有保密责任。”

十二、第二十三条修改为:“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应当同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或者国内公开使用过的外观设计不相同和不相近似,并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

十三、第三十六条第二款修改为:“发明专利已经在外国提出过申请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要求申请人在指定期限内提交该国为审查其申请进行检索的资料或者审查结果的资料;无正当理由逾期不提交的,该申请即被视为撤回。”

十四、第三十九条修改为:“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的,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作出授予发明专利权的决定,发给发明专利证书,同时予以登记和公告。发明专利权自公告之日起生效。”

十五、第四十条修改为:“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的,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作出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者外观设计专利权的决定,发给相应的专利证书,同时予以登记和公告。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自公告之日起生效。”

十六、删去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第四十四条。

十七、第四十三条改为第四十一条,修改为:“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设立专利复审委员会。专利申请人对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驳回申请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专利复审委员会请求复审。专利复审委员会复审后,作出决定,并通知专利申请人。

“专利申请人对专利复审委员会的复审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十八、第四十八条改为第四十五条,修改为:“自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公告授予专利权之日起,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认为该专利权的授予不符合本法有关规定的,可以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该专利权无效。”

十九、第四十九条改为第四十六条,修改为:“专利复审委员会对宣告专利权无效的请求应当及时审查和作出决定,并通知请求人和专利权人。宣告专利权无效的决定,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和公告。

“对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专利权无效或者维持专利权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当通知无效宣告请求程序的对方当事人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二十、第五十条改为第四十七条,修改为:“宣告无效的专利权视为自始即不存在。

“宣告专利权无效的决定,对在宣告专利权无效前人民法院作出并已执行的专利侵权的判决、裁定,已经履行或者强制执行的专利侵权纠纷处理决定,以及已经履行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和专利权转让合同,不具有追溯力。但是因专利权人的恶意给他人造成的损失,应当给予赔偿。

“如果依照前款规定,专利权人或者专利权转让人不向被许可实施专利人或者专利权受让人返还专利使用费或者专利权转让费,明显违反公平原则,专利权人或者专利权转让人应当向被许可实施专利人或者专利权受让人返还全部或者部分专利使用费或者专利权转让费。”

二十一、第五十三条改为第五十条,并将第一款修改为:“一项取得专利权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比前已经取得专利权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具有显著经济意义的重大技术进步,其实施又有赖于前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实施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根据后一专利权人的申请,可以给予实施前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强制许可。”

二十二、第五十五条改为第五十二条,修改为:“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作出的给予实施强制许可的决定,应当及时通知专利权人,并予以登记和公告。

“给予实施强制许可的决定,应当根据强制许可的理由规定实施的范围和时间。强制许可的理由消除并不再发生时,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应当根据专利权人的请求,经审查后作出终止实施强制许可的决定。”

二十三、第五十八条改为第五十五条,修改为:“专利权人对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关于实施强制许可的决定不服的,专利权人和取得实施强制许可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关于实施强制许可的使用费的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二十四、第六十条改为第五十七条,修改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可以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当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侵权人期满不起诉又不停止侵权行为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进行处理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专利侵权纠纷涉及新产品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的,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提供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的证明;涉及实用新型专利的,人民法院或者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要求专利权人出具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作出的检索报告。”

二十五、第六十三条第一款改为第五十八条,修改为:“假冒他人专利的,除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外,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十六、第六十三条第二款改为第五十九条,修改为:“以非专利产品冒充专利产品、以非专利方法冒充专利方法的,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公告,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十七、增加一条,作为第六十条:“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被侵权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二十八、增加一条,作为第六十一条:“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有证据证明他人正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犯其专利权的行为,如不及时制止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责令停止有关行为和财产保全的措施。

“人民法院处理前款申请,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至第九十六条和第九十九条的规定。”

二十九、第六十一条改为第六十二条,并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至专利权授予前使用该发明未支付适当使用费的,专利权人要求支付使用费的诉讼时效为二年,自专利权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他人使用其发明之日起计算,但是,专利权人于专利权授予之日前即已得知或者应当得知的,自专利权授予之日起计算。”

三十、第六十二条改为第六十三条,修改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

“(一)专利权人制造、进口或者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进口的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售出后,使用、许诺销售或者销售该产品的;

“(二)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

“(三)临时通过中国领陆、领水、领空的外国运输工具,依照其所属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互惠原则,为运输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装置和设备中使用有关专利的;

“(四)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的。

“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能证明其产品合法来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三十一、增加一条,作为第六十六条:“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不得参与向社会推荐专利产品等经营活动。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违反前款规定的,由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消除影响,有违法收入的予以没收;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三十二、第六十六条改为第六十七条,修改为:“从事专利管理工作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其他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三十三、删去第六十八条。

三十四、将有关条文中的“专利局”修改为“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

此外,根据本决定对部分条文的文字作相应的修改并对条文顺序作相应调整。

本决定自2001年7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根据本决定作相应的修改,重新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二次修正)

(1984年3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根据1992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根据2000年8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授予专利权的条件
第三章 专利的申请
第四章 专利申请的审查和批准
第五章 专利权的期限、终止和无效
第六章 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
第七章 专利权的保护
第八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发明创造专利权,鼓励发明创造,有利于发明创造的推广应用,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特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的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第三条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负责管理全国的专利工作;统一受理和审查专利申请,依法授予专利权。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专利管理工作。
第四条 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涉及国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需要保密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五条 对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第六条 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
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申请被批准后,该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为专利权人。
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
第七条 对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非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申请,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压制。
第八条 两个以上单位或者个人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一个单位或者个人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委托所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另有协议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单位或者个人;申请被批准后,申请的单位或者个人为专利权人。
第九条 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
第十条 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可以转让。
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向外国人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必须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予以公告。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转让自登记之日起生效。
第十一条 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第十二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实施他人专利的,应当与专利权人订立书面实施许可合同,向专利权人支付专利使用费。被许可人无权允许合同规定以外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实施该专利。
第十三条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申请人可以要求实施其发明的单位或者个人支付适当的费用。
第十四条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发明专利,对国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具有重大意义的,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经国务院批准,可以决定在批准的范围内推广应用,允许指定的单位实施,由实施单位按照国家规定向专利权人支付使用费。
中国集体所有制单位和个人的发明专利,对国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具有重大意义,需要推广应用的,参照前款规定办理。
第十五条 专利权人有权在其专利产品或者该产品的包装上标明专利标记和专利号。
第十六条 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应当对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奖励;发明创造专利实施后,根据其推广应用的范围和取得的经济效益,对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合理的报酬。
第十七条 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有在专利文件中写明自己是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权利。
第十八条 在中国没有经常居所或者营业所的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在中国申请专利的,依照其所属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互惠原则,根据本法办理。
第十九条 在中国没有经常居所或者营业所的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在中国申请专利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的,应当委托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指定的专利代理机构办理。
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在国内申请专利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的,可以委托专利代理机构办理。
专利代理机构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按照被代理人的委托办理专利申请或者其他专利事务;对被代理人发明创造的内容,除专利申请已经公布或者公告的以外,负有保密责任。专利代理机构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二十条 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将其在国内完成的发明创造向外国申请专利的,应当先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申请专利,委托其指定的专利代理机构办理,并遵守本法第四条的规定。
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的有关国际条约提出专利国际申请。申请人提出专利国际申请的,应当遵守前款规定。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的有关国际条约、本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处理专利国际申请。
第二十一条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及其专利复审委员会应当按照客观、公正、准确、及时的要求,依法处理有关专利的申请和请求。
在专利申请公布或者公告前,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对其内容负有保密责任。
第二章 授予专利权的条件
第二十二条 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新颖性,是指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也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由他人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
创造性,是指同申请日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该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
第二十三条 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应当同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或者国内公开使用过的外观设计不相同和不相近似,并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
第二十四条 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在申请日以前六个月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丧失新颖性:
(一)在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的;
(二)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的;
(三)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的。
第二十五条 对下列各项,不授予专利权:(一)科学发现;(二)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四)动物和植物品种;(五)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对前款第(四)项所列产品的生产方法,可以依照本法规定授予专利权。
第三章 专利的申请
第二十六条 申请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应当提交请求书、说明书及其摘要和权利要求书等文件。
请求书应当写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名称,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姓名,申请人姓名或者名称、地址,以及其他事项。
说明书应当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准;必要的时候,应当有附图。摘要应当简要说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要点。
权利要求书应当以说明书为依据,说明要求专利保护的范围。
第二十七条 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的,应当提交请求书以及该外观设计的图片或者照片等文件,并且应当写明使用该外观设计的产品及其所属的类别。
第二十八条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收到专利申请文件之日为申请日。如果申请文件是邮寄的,以寄出的邮戳日为申请日。
第二十九条 申请人自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十二个月内,或者自外观设计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六个月内,又在中国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依照该外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相互承认优先权的原则,可以享有优先权。
申请人自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十二个月内,又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可以享有优先权。
第三十条 申请人要求优先权的,应当在申请的时候提出书面声明,并且在三个月内提交第一次提出的专利申请文件的副本;未提出书面声明或者逾期未提交专利申请文件副本的,视为未要求优先权。
第三十一条 一件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应当限于一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属于一个总的发明构思的两项以上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可以作为一件申请提出。
一件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应当限于一种产品所使用的一项外观设计。用于同一类别并且成套出售或者使用的产品的两项以上的外观设计,可以作为一件申请提出。
第三十二条 申请人可以在被授予专利权之前随时撤回其专利申请。
第三十三条 申请人可以对其专利申请文件进行修改,但是,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不得超出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对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不得超出原图片或者照片表示的范围。
第四章 专利申请的审查和批准
第三十四条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收到发明专利申请后,经初步审查认为符合本法要求的,自申请日起满十八个月,即行公布。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早日公布其申请。
第三十五条 发明专利申请自申请日起三年内,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根据申请人随时提出的请求,对其申请进行实质审查;申请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请求实质审查的,该申请即被视为撤回。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自行对发明专利申请进行实质审查。
第三十六条 发明专利的申请人请求实质审查的时候,应当提交在申请日前与其发明有关的参考资料。
发明专利已经在外国提出过申请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要求申请人在指定期限内提交该国为审查其申请进行检索的资料或者审查结果的资料;无正当理由逾期不提交的,该申请即被视为撤回。
第三十七条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对发明专利申请进行实质审查后,认为不符合本法规定的,应当通知申请人,要求其在指定的期限内陈述意见,或者对其申请进行修改;无正当理由逾期不答复的,该申请即被视为撤回。
第三十八条 发明专利申请经申请人陈述意见或者进行修改后,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仍然认为不符合本法规定的,应当予以驳回。
第三十九条 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的,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作出授予发明专利权的决定,发给发明专利证书,同时予以登记和公告。发明专利权自公告之日起生效。
第四十条 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的,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作出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者外观设计专利权的决定,发给相应的专利证书,同时予以登记和公告。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自公告之日起生效。
第四十一条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设立专利复审委员会。专利申请人对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驳回申请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专利复审委员会请求复审。专利复审委员会复审后,作出决定,并通知专利申请人。
专利申请人对专利复审委员会的复审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五章 专利权的期限、终止和无效
第四十二条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十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
第四十三条 专利权人应当自被授予专利权的当年开始缴纳年费。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专利权在期限届满前终止:
(一)没有按照规定缴纳年费的;
(二)专利权人以书面声明放弃其专利权的。
专利权在期限届满前终止的,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和公告。
第四十五条 自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公告授予专利权之日起,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认为该专利权的授予不符合本法有关规定的,可以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该专利权无效。
第四十六条 专利复审委员会对宣告专利权无效的请求应当及时审查和作出决定,并通知请求人和专利权人。宣告专利权无效的决定,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和公告。
对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专利权无效或者维持专利权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当通知无效宣告请求程序的对方当事人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第四十七条 宣告无效的专利权视为自始即不存在。
宣告专利权无效的决定,对在宣告专利权无效前人民法院作出并已执行的专利侵权的判决、裁定,已经履行或者强制执行的专利侵权纠纷处理决定,以及已经履行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和专利权转让合同,不具有追溯力。但是因专利权人的恶意给他人造成的损失,应当给予赔偿。
如果依照前款规定,专利权人或者专利权转让人不向被许可实施专利人或者专利权受让人返还专利使用费或者专利权转让费,明显违反公平原则,专利权人或者专利权转让人应当向被许可实施专利人或者专利权受让人返还全部或者部分专利使用费或者专利权转让费。
第六章 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
第四十八条 具备实施条件的单位以合理的条件请求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而未能在合理长的时间内获得这种许可时,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根据该单位的申请,可以给予实施该发明专利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强制许可。
第四十九条 在国家出现紧急状态或者非常情况时,或者为了公共利益的目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给予实施发明专利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强制许可。
第五十条 一项取得专利权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比前已经取得专利权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具有显著经济意义的重大技术进步,其实施又有赖于前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实施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根据后一专利权人的申请,可以给予实施前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强制许可。
在依照前款规定给予实施强制许可的情形下,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根据前一专利权人的申请,也可以给予实施后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强制许可。
第五十一条 依照本法规定申请实施强制许可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提出未能以合理条件与专利权人签订实施许可合同的证明。
第五十二条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作出的给予实施强制许可的决定,应当及时通知专利权人,并予以登记和公告。
给予实施强制许可的决定,应当根据强制许可的理由规定实施的范围和时间。强制许可的理由消除并不再发生时,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应当根据专利权人的请求,经审查后作出终止实施强制许可的决定。
第五十三条 取得实施强制许可的单位或者个人不享有独占的实施权,并且无权允许他人实施。
第五十四条 取得实施强制许可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付给专利权人合理的使用费,其数额由双方协商;双方不能达成协议的,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裁决。
第五十五条 专利权人对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关于实施强制许可的决定不服的,专利权人和取得实施强制许可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关于实施强制许可的使用费的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七章 专利权的保护
第五十六条 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
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为准。
第五十七条 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可以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当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侵权人期满不起诉又不停止侵权行为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进行处理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专利侵权纠纷涉及新产品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的,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提供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的证明;涉及实用新型专利的,人民法院或者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要求专利权人出具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作出的检索报告。
第五十八条 假冒他人专利的,除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外,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九条 以非专利产品冒充专利产品、以非专利方法冒充专利方法的,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公告,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条 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被侵权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第六十一条 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有证据证明他人正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犯其专利权的行为,如不及时制止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责令停止有关行为和财产保全的措施。
人民法院处理前款申请,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至第九十六条和第九十九条的规定。
第六十二条 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二年,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至专利权授予前使用该发明未支付适当使用费的,专利权人要求支付使用费的诉讼时效为二年,自专利权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他人使用其发明之日起计算,但是,专利权人于专利权授予之日前即已得知或者应当得知的,自专利权授予之日起计算。
第六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
(一)专利权人制造、进口或者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进口的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售出后,使用、许诺销售或者销售该产品的;
(二)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
(三)临时通过中国领陆、领水、领空的外国运输工具,依照其所属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互惠原则,为运输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装置和设备中使用有关专利的;
(四)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的。
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能证明其产品合法来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第六十四条 违反本法第二十条规定向外国申请专利,泄露国家秘密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五条 侵夺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非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申请权和本法规定的其他权益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十六条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不得参与向社会推荐专利产品等经营活动。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违反前款规定的,由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消除影响,有违法收入的予以没收;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十七条 从事专利管理工作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其他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八章 附 则
第六十八条 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申请专利和办理其他手续,应当按照规定缴纳费用。
第六十九条 本法自1985年4月1日起施行。







第三方物流法律诠释

文/齐艳铭


一、 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所谓第三方物流(英文为Third-party logistics,简称3PL或TPL),在国外又称为契约物流(Contractlogistics),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欧美发达国家出现的概念。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第三方物流所下的定义是: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根据定义,第三方物流主要由以下两个要件构成:第一,主体要件。即在主体上是指“第三方”,表明第三方物流是独立的第三方企业,而不是依附于供方或需方等任何一方的非独立性经济组织。第二,行为要件。即在行为上是指“物流”,表明第三方物流从事的是现代物流活动,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运输、仓储等。



二、 第三方物流的法律特征
通过分析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可以看出企业自营物流属于企业内部的管理范畴,只有独立的第三方物流才在物流经营过程中形成了以提供物流服务为内容的权利义务关系。按照法律关系的分类,它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商事法律关系,因而属于我国商法(Commercial law)调整的范畴。以下将从法律的角度对第三方物流作为商主体和商行为等两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做一阐述:
(一)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法律特征(商主体特征)
1、 第三方物流企业是独立的商法人
第三方物流企业是依据公司法等商事法律注册成立,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独立法人,这一点是其与企业内部物流事业部的根本区别。生产企业内部物流事业部的核心任务是立足企业内部,为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回收等活动提供物流支持。物流事业部的经营特点决定了其在法律上不必然具有法律主体资格。而第三方物流企业须立足市场,面向社会众多客户提供物流服务,其独立享有权利、独立承担义务并独立承担责任的特点决定了在法律上必须赋予其独立的法人资格。
2、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设立呈现出行政许可主义的色彩
从我国公司法规定来看,我国公司设立的总趋势是采取准则主义,即公司设立的必要条件由法律做出规定,凡具备法定条件的,不必经过国家主管机关批准,就可以设立公司。但在我国部分地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设立呈现出行政许可主义的色彩。物流产业在我国刚刚起步,发展尚不成熟,政府为避免盲目投资、重复建设,以及贯彻落实政府宏观层面的物流产业政策和规划,实践中政府对物流发展大多采取了积极干预的态度,这就使得物流企业在设立过程中表现出浓厚的行政许可主义色彩。
3、 第三方物流内部各成员企业之间具有关联关系,并在事实上形成了企业集团
依靠电子信息技术的支撑,第三方物流成员企业之间充分共享信息,这就要求彼此能够互相信任,才能取得比单独从事物流活动更好的效果。一般来说,第三方物流企业总部与各成员企业之间大多采取总分公司、母子公司(全资或控股)等组织模式。从关联关系来看,总分公司、母子公司均在事实上构成了企业集团。
4、 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大客户之间是战略性的物流联盟(Logistics alliance)关系
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大客户之间所发生的关系并非偶尔一次两次的市场交易,在交易维持了一段时期之后,客户将更加依赖第三方物流。第三方有现成的物流解决方案,这比客户自己去做显得更加专业,所以客户都非常愿意把物流外包(Outsourcing)出去,从而第三方物流和客户之间在经济上就构成了一种不可分割的供应链(Supply chain)关系。为保持供应链关系的稳定,双方便有可能在法律层面上结成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合作双赢的战略性的物流联盟。
(二) 第三方物流活动的法律特征(商行为特征)
1、 须以营利性为目的
营利性是商法的特性,同时也是商行为的特性。第三方物流活动作为商行为,就必须以营利为目的。而绿色物流(Environmental logistics)、军事物流(Military logistics)、灾害物流(如SARS疫情、洪水灾害期间的物流)等以社会公益或国防利益为目的,企业物流(Internal logistics)则以为本企业生产提供物流支持为目的。也正因为此,第三方物流才成为我国商法的调整对象。
2、 须是经营性行为
所谓经营性是指营利行为的连续性和不间断性,它表明商主体至少在一段时期内连续不断地从事某种同一性质的营利活动,因而是一种职业性营利行为。第三方物流是经营性行为,表明其与特定时期才会存在的灾害物流、军事物流截然不同。另外,企业内部的物流事业部在为本企业提供物流支持的同时,也可能偶尔对外承接业务,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营利性的特征,但这并不是其核心任务,因而不具有连续性和不间断性,所以它并不构成商法意义上的商行为。
3、 须注重商事效率
商事交易的特点之一是商事效益与商事效率紧密相连,只有高效率才有高效益。从第三方物流的实践来看,高效率主要体现在交易形态的定型化和交易客体的证券化,前者如标准的物流格式合同,后者如海事运输中的提单。
4、 公开性与保密性并存
物流行业的特性决定了信息资源须在第三方物流成员企业和客户之间共享,而共享信息说明第三方物流是一种具有公开性的行为。同时,第三方物流须协助客户解决系统的物流方案,解决方案的过程必然涉及到客户的经营手段、经营方法以及经营经验等企业管理方面的深层次问题,这些经营管理问题往往就是客户所特有的商业秘密。因此,第三方物流是公开性与保密性并存的商行为。
5、 违约认定上的严格主义
按照合同法,一方未能及时、准确和安全地履约并不当然导致合同当事人订约目的的落空,因此也不当然构成根本违约。但对于第三方物流,其产业特性和行业惯例决定了如果第三方物流企业未能及时、准确和安全地履约往往导致当事人缔约目的完全落空,从而构成根本违约。在司法实践中已经有诸多案例支持了这一结论。
6、 代理行为的非显名主义
商事行为的代理人在实施其行为过程中,虽然未表明是为本人(即委托人和被代理人)进行,但其行为对本人和本人的对方当事人仍发生法律效力,这就是代理行为的非显名主义。对于第三方物流来讲,较好的例子是物流合同中的保险条款。众所周知,物流活动并不转移货物的所有权,所以第三方物流企业对货物投保属于为客户代理保险的行为,但实践中第三方物流企业往往以自己的名义与保险公司订立保险合同,笔者认为这便是典型的代理行为非显名主义。代理行为的非显名主义在合同法上称为间接代理,其行为的法律效果“首先对间接代理人发生,然后依间接代理人与本人之间的内部关系,而移转于本人”。
三、 第三方物流的法律性质
第三方物流属于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因此对其法律性质的认定不能一概而论。笔者将结合第三方物流的具体经营模式对其进行法律性质上的分析。纵观第三方物流,其大致遵循了从初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但当前并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和固定的运作模式。为方便分析第三方物流的法律性质,笔者将第三方物流的经营模式大致地分为以下几种:
(一) 初级模式
这种模式表现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接受客户的委托,根据客户发出的指令处理货物。从表现形式上看,第三方物流企业是站在自己公司物流业务经营的角度,接受货主企业的委托,以费用加利润的方式定价,收取服务费。因此,笔者认为这种经营模式与传统运输业、仓储业等的区别不大,只不过是对运输、仓储等诸多环节按照成本最小化的原则进行了系统集成,其法律性质仍然是运输、仓储等合同关系。第三方物流运作过程中诸如分拣包装、条码生成、优选货运路线和货运系统监测等物流增值服务,从法律性质上讲,属于运输、仓储合同项下的委托合同关系。
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刚刚起步,大多数第三方物流服务均属于这种经营模式。
(二) 初级模式的变异
我国物流企业渊源于传统的交通运输、仓储、批发零售以及货运代理等行业,因此,第三方物流在发展的初级模式上呈现出依托其他各种经营业态发展的特色,其中主要有分销、代销、寄售、邮购、展卖、超市零售等。例如,分销商除了转移货物所有权之外,还会向上下游企业延伸货物运输、储存保管、二次分装、送货上门(配送)、代收货款等物流增值服务,但从根本上说该货物分销应该属于买卖合同法律关系。再例如,仓库所有者在仓库租赁合同中同时约定为承租人提供装卸搬运服务,那么这份合同的性质一部分属于租赁合同,另一部分则属于提供装卸搬运劳务的委托合同。变异了的第三方物流的法律性质,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这要看合同中的具体约定。这种变异的经营模式表现出我国第三方物流产业发展的极不完善性。
(三) 中级模式
这种模式表现为:由货主以外的专业企业代替进行物流系统设计并对系统运营承担责任的物流形态。从表现形式上看,第三方物流站在货主的立场上,以货主企业的物流合理化为设计系统和系统运营管理的目标。而且,第三方物流企业不一定保有物流作业能力,也就是说可以没有物流设施和运输工具,不直接从事运输、保管等作业活动,只是负责物流系统设计并对物流系统运营承担责任,具体的作业可以采取对外委托的方式由专业的运输、仓储企业等去完成。
这种经营模式与初级模式的不同主要在于物流系统设计和部分物流作业外包(Outsourcing)方面。在中级经营模式中,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物流系统的设计,至于外包的部分作业是其非核心业务。因此,笔者认为这种经营模式在物流系统设计方面的法律性质表现为一种提供智力型服务的委托合同关系。至于业务外包,一般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与货主以外的其他企业订立的合同,其法律效果并不当然转移于货主;除非业务外包构成合同法上的间接代理,其法律效果则有可能间接地转移于货主。
(四) 高级模式
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优势在于运输和仓储,但其在跨越整个供应链运作及真正整合供应链流程方面缺乏相应的战略专业技术,因此国外一些成熟的专业咨询公司如埃森哲咨询提出了第四方物流的概念。第四方物流的本义是从集中于仓储和运输的提供商(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到提供更加集成的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发展,所以笔者认为第四方物流是第三方物流高级模式的升级。除了仓储运输服务,第四方物流还提供包括供应链管理和解决方案、管理变革能力和增值服务,其成功的关键是以行业内最佳的方案为客户提供服务与技术。笔者认为,第四方物流提供商出具的咨询报告、管理建议书、解决方案等均是智力型劳动成果,因此在法律关系上仍然属于合同法上的委托关系。
从表面上看,第三方物流因其经营模式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法律性质。但是,深入分析我们就可以发现:以提供运输、仓储等劳务的运输合同、仓储合同是从委托合同中独立出来的,不过是某种劳务给付的定型化而已;委托合同比运输、仓储等劳务类合同更具有包容性,是劳务类合同的基础合同。业务外包活动中形成的间接代理关系,其基础仍然是由委托合同关系确立的。另外,物流条款夹杂于分销、租赁等合同内,只是在具体的合同中掩盖物流服务的法律性质,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委托合同性质。综上所述,第三方物流的法律性质可以概括地认为是民商法上的委托合同关系。
很多第三方物流企业由于不清楚第三方物流的法律性质而在合同谈判中处于不利的地位。比如,在当前运输市场不景气的背景下,货主企业往往提出苛刻的要求:货物自交由承运人之后,非因货方原因造成的货物毁损均应由承运方负责全额赔偿。这种约定,对承运方非常不利:其一,货损原因除货方和承运方造成外,还可能有不可抗力、第三人侵权等,笼统的约定非因货方原因造成的货物毁损均由承运方负责全额赔偿对第三方物流企业是不公平的;其二,承运方投保之后,保险公司往往在货物赔偿方面设置了免陪额,所以,因不可抗力、第三人侵权等造成货损时,承运方从保险公司取得赔偿后,却要全额赔偿货方,白白遭受了免陪额部分的损失。如果按照第三方物流是委托合同关系的理论来解释,如遇非承运人原因(免责除外)导致货损情形,货方应该承担风险;承运人投保属于为货方保险的委托代理行为,因此保险行为的后果得直接归于货方(委托人),保险免陪额部分的损失则应该由货方(委托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