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上海市专业技术人员人事争议处理暂行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13:33:00  浏览:984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上海市专业技术人员人事争议处理暂行办法

上海市人民政府


上海市专业技术人员人事争议处理暂行办法
上海市政府



第一条 为了适应人事制度的改革,妥善处理专业技术人员的人事争议(以下简称人事争议),保障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与专业技术人员之间发生的下列人事争议:
(一)因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
(二)因辞职与单位发生的争议;
(三)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范围以外的其他争议。
第三条 市人事局受理全市范围内重大人事争议,以及认为应由其受理的人事争议。区、县人事局受理本行政区域内除市人事局受理范围外的人事争议。
第四条 事业单位因开除、除名、辞退专业技术人员发生的人事争议,应直接向市或区、县人事局(以下简称政府人事部门)申请处理。
第五条 单位与专业技术人员发生的人事争议,经单位调解委员会或调解小组调解达成协议的,双方当事人应遵守执行。
当事人一方不愿调解或调解不成的,可以向政府人事部门申请处理。
第六条 发生人事争议需要申请处理的,当事人应自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或者自单位调解不成之日起三十日内向政府人事部门提出书面申请。
事业单位因开除、除名、辞退专业技术人员发生的人事争议需要申请处理的,当事人应自单位公布处理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政府人事部门提出书面申请。
第七条 政府人事部门收到书面申请后,应在七日内作出受理或不受理的决定。决定受理的,应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书面申请的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不予受理的,应作出说明,并在五日内通知申请人。
第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参加人事争议处理的工作人员应自行回避,当事人也有权要求其回避:
(一)是人事争议的当事人或当事人的近亲属;
(二)与人事争议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人事争议的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的。
第九条 政府人事部门处理人事争议,应先行调解,促使当事人相互谅解。对调解达成协议的,当事人应当按协议履行,政府人事部门不再处理。当事人任何一方不愿调解或者调解不成的,政府人事部门应及时作出处理决定。
第十条 人事争议的处理,必须保障双方当事人平等行使权利,充分听取双方意见,调查研究,查清事实,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进行。有关单位应如实提供材料(档案、资料和原始凭证),协助进行调查。
第十一条 政府人事部门作出处理决定后,应制作处理决定书,由政府人事部门参加人事争议处理的工作人员署名,并加盖政府人事部门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
第十二条 受理人事争议,一般应在六十日内结案。
第十三条 当事人干扰调解和处理,扰乱工作、生产秩序或拒绝、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由公安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四条 处理人事争议的有关人员违反本办法,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本办法不适用于国家机关中发生的人事争议。
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外商投资企业的人事争议处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上海市人事局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一九八九年七月一日起施行。



1989年6月13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辽阳市人民政府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规则的通知

辽宁省辽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辽阳市人民政府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规则的通知
 
辽市政办发〔2006〕72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辽阳市人民政府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规则》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辽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六年九月二十一日



辽阳市人民政府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规则

  第一条为促进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或单位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以下简称“建议”)和政协提案(以下简称“提案”),实现建议、提案办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工作规则》,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或单位办理建议、提案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依法办理原则。办理建议、提案要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严格执行省、市人大、政府和政协的有关规定。
  (二)实事求是原则。要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办理计划,提高办理实效和质量。
  (三)归口办理原则。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或单位负责办理属于各自工作范围的建议、提案。
  (四)领导审定原则。涉及重大方针、政策及事关全局及上级人民政府交办的建议、提案,要报本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或单位的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审定后办理或答复。
  (五)协调配合原则。涉及两个以上部门或单位办理的建议、提案,要密切配合,共同研究办理。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或单位办理建议、提案的范围:
  (一)本级人大代表、政协各参加单位和政协委员在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会议期间对同级人民政府提出的书面建议、提案。
  (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和政协常务委员会会议对同级人民政府提出的书面建议、提案。
  (三)上级或本级人大代表、政协各参加单位和政协委员在闭会期间提出的书面建议、提案。
  (四)本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来信、来访及以其他书面形式对政府工作提出的建议提案。
  (五)上级人民政府交办的建议、提案。
  第四条市及县(市)区人民政府的办公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各级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或单位的办公部门负责本部门或本单位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并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办理工作。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办理建议、提案工作机构的主要职责:
  (一)制定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制度;
  (二)及时将建议、提案分转到承办部门或单位办理;
  (三)组织办理上级人民政府交办的建议、提案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来信、来函,并报告办理工作情况;
  (四)组织办理须由本级人民政府直接承办的重要建议、提案;
  (五)对政府所属工作部门或单位的办理工作进行指导、监督;
  (六)对政府所属工作部门或单位承办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各级人民政府所属工作部门或单位可参照上述职责设定本系统办理机构的工作职责。
  第六条 交办
  (一)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会议结束后1个月内,各级人民政府办公部门或建议、提案办理工作主管部门应及时将会议期间收集到涉及政府工作的建议、提案交由本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或单位以及下级人民政府办理,并提出办理时限和要求。
  (二)涉及两个以上部门或单位共同办理的建议、提案,要指定主办及协办部门或单位,并协调其共同研究办理。
  (三)涉及两个以上部门或单位分别办理的建议、提案,交由各承办部门或单位分别办理。
 (四)上级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由本级政府办公部门或建议、提案办理工作主管部门负责交办。
  第七条 承办
  (一)各承办部门或单位收到交办的建议、提案后,由办公部门逐件登记造册,提出拟办意见,经领导阅批后,指定专人办理。
  (二)接收部门或单位对不属于本级政府、本部门或本单位办理的建议、提案,应在5日内向交办部门说明情况,得到允许后退回交办部门,不得自行转送、积压或拖延。
  (三)对所承办的建议、提案,一般应在3个月内办复;问题比较复杂,涉及面广的,最迟不得超过6个月办复或予以阶段性答复;对实效性较强的建议、提案,要随时办理。
  (四)对多位代表或委员提出的同一内容建议、提案,可并案办理。
  (五)涉及两个以上部门或单位共同办理的建议、提案,由主办部门或单位负责具体组织、协调办理工作,协办部门或单位应积极主动配合,并在1个月内报送协办意见。
  (六)对有条件解决的建议、提案,要尽快解决;对因客观条件所限暂时难以解决的,要列入计划,逐步解决;对超出本级人民政府职权范围的,应积极向上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或单位反映;对确实解决不了的,要据实向建议人和提案者做出解释。
  (七)在规定时限内办复有困难的,应提前向建议人、提案者和交办部门说明情况,得到允许后,按新时限办复。
  (八)对办理质量不符合要求或建议人、提案者意见较大的,要重新办理。
  第八条 答复
  各承办部门或单位将建议、提案办结后,要及时答复建议人、提案者,同时抄送交办部门和人大或政协有关部门各一式3份。其中:上级人民政府交办的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复后以本级政府名义行文答复;本级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复后直接行文答复。
  多名建议人或提案者附议的建议或提案,要逐一进行答复;多名建议人或提案者分别提出同一内容的建议或提案,应分别进行答复。涉及两个以上部门或单位共同办理的建议、提案,由主办部门或单位提出答复意见,经与协办部门协商后共同答复。
  答复采用答复函的形式进行。内容包括标题、主送、正文(建议或提案题目、办理过程、采取措施、办理结果)、主办单位公章、办复日期、抄送部门。起草答复函要符合公文格式,做到实事求是、问答相符、表述准确、文字通顺、用语谦逊、言之有物。
  正式函复同时要附有《征询意见表》,征求建议人、提案者对办理结果的意见。
  第九条 检查
  (一)在建议、提案交办后10日内,各级人民政府办公部门或建议、提案办理工作主管部门要对各承办部门或单位前期工作情况进行检查。
  (二)在办理过程中,各级人民政府办公部门或建议、提案办理工作主管部门要采取电话督办、现场督办和明察暗访等形式对各承办部门或单位的办理工作进度进行检查,督促各承办部门或单位按时办复。
  (三)在建议、提案办复后,各级人民政府办公部门或建议、提案办理工作主管部门要对各承办部门或单位的办理工作总体情况进行一次督察,对疑难问题提请本级政府主要领导协调解决。
第十条总结、存档
建议、提案办复后,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或单位要对办理工作进行总结,并在9月底前将总结报送办理工作主管部门。同时,要将办理过程中的有关文稿材料,按照档案管理的规定及时立卷归档。
  第十一条 报告、通报
  每年度办理工作结束后,各级人民政府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会议报告建议办理情况,向本级政协常务委员会会议通报提案办理情况。在报告、通报前应报请本级人民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
  第十二条 对建议、提案的办理情况,应按A、B、C、D 4种类型掌握办复标准。
(一)A类,为解决或基本解决的,主要包括:
1所提建议和意见被采纳,涉及的问题全部或大部分得到解决;
2所提建议和意见被采纳,涉及的问题已按确定的措施、方案实施,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3所提建议和意见已被吸收到有关政策、计划或工作之中,正在实施;
4所提问题与事实有出入,已据实做出说明解释;
5所提问题属询问性质,已做出介绍说明。
(二)B类,为列入计划逐步解决的,主要包括:
1所提建议和意见基本可行,涉及的问题已列入年度计划或中长期规划;
2所提建议和意见基本可行,对涉及的问题经研究已提出解决意见,但需条件具备或适当时机才能实施;
3所提建议和意见基本可行,对涉及的问题正在调查研究或拟定解决意见;
4所提建议和意见基本可行,由于有关方面未能形成一致意见需要进一步协调。
  (三)C类,为不能解决的,主要包括:
1所提建议和意见,因受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等因素限制,现阶段不能解决;
2要求解决的问题,因受国民经济计划、财力、物力等客观条件限制,近期内难以解决。
 (四)D类,为作为参考的,主要包括:
1所提建议和意见合理,但比较原则、抽象,缺乏可操作性;
2要求解决的问题,超出本级政府权限,需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
  第十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或单位办理建议、提案要执行以下制度:
  (一)领导责任制度。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或单位的领导要亲自阅批、亲自办理、亲自答复,认真落实。对本级人大常委会和政协委员会确定的重点建议、提案,按照本级政府领导的职责分工,确定相应的领办人,做到领导分管、部门负责、具体人员承办。
  (二)目标管理制度。各承办部门或单位要将办理工作纳入本部门或单位的目标考核管理工作中,作为对本系统年终考评的重要依据。
  (三)跟踪办理制度。建议、提案办复后,各承办部门或单位要对列入计划解决的建议、提案建档,跟踪办理,直至问题解决为止,努力提高建议、提案的解决率。
  (四)沟通联系制度。各承办部门或单位在办理过程中,要加强与同级人大、政协有关部门和建议人、提案者的联系。办理前,要了解建议人、提案者的意图;办理中,要与建议人、提案者共商解决办法;办理后,要面对面征求意见,确保与建议人、提案者见面率达到100%,办复率达到100%。
  (五)工作会议制度。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或单位在接到建议、提案后,要及时召开办理工作会议,部署办理工作任务。在办理过程中,要及时协调解决办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六)联系网络制度。各级人民政府办公部门或建议、提案办理工作主管部门应建立由各承办部门或单位分管领导和具体承办人员的联系网络,加强联系,发挥整体效能,提高办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第十四条 考核评比
  市政府每年对建议、提案办理工作进行考核评比,并将结果进行通报,每两年对办理工作进行总结表彰;各县(市)区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对建议、提案办理工作进行考核评比。坚持日常检查与年终评比相结合,承办部门或单位自检自查与征求建议人和提案者意见相结合。市政府办公室根据考核评比条件,对各承办部门或单位的办理工作进行综合评分。
 对办理工作不负责任,不按时完成办理工作任务,造成不良影响的部门或单位及个人要追究相应的责任。

附件:辽阳市政府系统办理建议提案工作考核评比项目分解表(略)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实行电子化管理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实行电子化管理的通知
国税函[2003]15号

2003-01-02国家税务总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不发江苏):
为进一步加强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管理,总局组织有关地区国家税务局研制开发了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管理软件。该系统包括《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申报系统3.0版》、《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申报系统5.0版》和《出口退税审核系统3.0版》三个子系统。经大部分省、市、区国家税务局组织测试、运行,已具备在全国推广运行的基本条件。经研究,决定对自2003年1月1日以后生产企业报关出口货物的“免、抵、退”税,一律实行电子化管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对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实行电子化管理,是维护税法的严肃性,切实加强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的重要措施,是贯彻落实“依法治税、从严治队”的基本载体之一。各级国家税务局要充分认识电子化管理是杜绝执法随意性、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保障,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推广应用。
二、在总局组织培训的基础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也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做好对地市、县国家税务局有关负责“免、抵、退”税管理人员的培训等基础工作,确保其熟练掌握,运用自如。对出口额大、“免、抵、退”税管理工作量大的地区,如需要,总局可派软件研制组有关人员进行实地指导或协助培训。
三、有关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管理软件现已放置在总局进出口税收管理司服务器上,目录为:总局布置工作栏\程序发布,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及时下载,认真组织各地国税局安装使用。自2003年1月1日起,对2003年1月1日以后报关出口的货物(生产企业以销售帐日期为准),必须使用《出口退税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进行申报、审核、审批管理。同时,总局建议各地国家税务局将200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出口货物的相关内容,录入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进行复核。
四、对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实行电子化管理后,各地国家税务局要认真做好征税机关与退税机关的工作衔接,明确分工,分清责任,确保生产企业“免、抵、退”税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五、为保证管理的规范和统一,出口退税管理软件在税务系统内部的技术支持以总局应用系统支持网站(http://130.9.1.248)作为信息传递的主要渠道,由总局进出口管理司、信息中心统一管理实施。今后,税务系统内与出口退税管理软件相关的信息发布、问题解答、软件与文档发放等工作一律通过技术支持网站进行。
六、各单位出口退税管理部门在出口退税管理系统推广实施过程中应加强管理,明确岗位职责,指定专人负责通过技术支持网站进行信息的接收、问题的上报和软件、文档的下载等工作。各单位指定人员名单请及时上报总局进出口管理司和信息中心备案。联系电话:进出口税收管理司(010)63417601、63417543;信息中心(010)63417690、63417638;软件研制组(0411)4384076。



国家税务总局
二○○三年一月三日